一身戎装 一生荣光 ——嘉定交发集团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简要事迹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8日 来源:上海嘉定 点击数:次
嘉定交发集团作为“2021年度全国退役军人就业合作企业光荣榜”企业,于2020年2月正式成立集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目前共拥有退役军人200名。一直以来,服务队立足“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为平台,做实“6+X”先锋岗项目,通过开展“暖城志愿、‘啄木鸟’、助力创城、公益服务、疫情防控”等专项行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示范引领和搭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作用,凝聚起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疫情暴发后,服务队尽锐出战、主动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初心与使命。他们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人作风,面对疫情敢于亮剑、敢于冲锋,“疫情不灭,我们不退”,用一腔热血诠释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赤胆忠心。近两个月来,服务队除保障嘉定市民正常出行的公交运营保障外,先后选派退役军人深入道口、社区、机场、120驾驶及隔离点承担志愿者服务任务,派遣退役军人志愿者130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达1.1万小时,成为集团及区内外疫情志愿服务的先锋队和“示范岗”。
奔赴“疫”线,当好疫情防控“战斗员”
他们敢担当、善作为、当先锋。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有关部门需紧急抽调20余名驾驶员驰援区医疗急救中心,担任120救护车驾驶员,执行转运任务。通知下发不到半天,报名的人数就近百人,其中以嘉定区最美退役军人、嘉定公交驾驶员季佩勇为代表的退役军人们更是主动请缨。他和战友们在请战书中写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疫情面前,我们必须要当先锋!”。“一开始听说只有党员才能就地转岗120驾驶员,我还有点失落,所以连夜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组织上能批准我参加‘战斗’。”正因为有如此的信念,组织上批准了退役军人宣华作为嘉定区第一批120驾驶员参与保障任务。
“面对面接触、不间断转运、全闭环管理、24小时待命……”。这样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不仅没有让他们退却,反而倍感使命光荣。这支由集团20余名退役军人和党员、骨干组成的“特别战斗组”,每天在停车点、隔离点、定点医院“三点一线式”忙碌奔波,不顾风险,与病毒赛跑。他们高峰时,日均出车里程达300多公里,通常一趟任务转送后,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面早已被汗水湿透,但他们依然毫无怨言奋战在抗疫一线。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身穿防护服、佩戴口罩面罩,为了少上厕所,他们就尽量少喝水;没有转运任务,就在“待命室”靠一会,不敢脱掉防护服,生怕耽误出车任务,“待命室”和救护车成为了他们的主阵地。
为纾解嘉定区内转运密接、次密接压力,集团所属客运场站公司接到承担转运任务后。老兵赵云龙第一个报名。作为场站公司车公司经理的他,一马当先,带领18名骨干驾车奔赴“疫”线。“害怕只是一瞬间,但为了抗疫我义不容辞。”曾在2020年疫情期间,他就带领16名队员参与到交发集团疫情防控保障突击队,圆满完成了重点地区来沪人员从入境道口前往集中隔离点的接送任务。此次已是他第二次披挂上阵。与“120班组”一样,他们直面确诊病例,全程待命,封闭管理,但没有丝毫怨言,始终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次任务。期间,累计发车320辆次,转运10000人次,有效缓解了区内确诊病例转运压力。
在“战”位上,他们是战士;在家庭,他们是儿子、丈夫、父亲。一连40多天在单位打地铺、睡车厢。他们以“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信念,一直战斗在抗疫最前线,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躬行践履军旗下的政治承诺!
保障“疫”线,当好交通运输“通勤员”
“挑最重的事,干最累的活,吃最多的苦”是服务队广大退役军人的真实写照。
公交全线停运后,服务队广大退役老兵和同事就地转为交通运输保障人员,承担起全区12个街镇和政府机关的交通运输保障任务。交通运输保障人员中有的是一线驾驶员,每天需要执行各街镇志愿保障、人员转运等任务,还要随时待命执行临时新增的任务。长时间的“全副武装”,密不透风的“大白”、脸颊上的口罩勒痕,还有夜以继日的坚守,只为全力保障着人员转运以及百姓就医出行、市民生活物资配送等相关任务。老兵中,有的是一线管理人员,有的是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各司其职。老兵吴清,“临危受命”,成为第一任120“调度长”,协同参与120救护车辆的调度工作。他与另外几名同事闻令而动,确保“调度热线”24小时运转;老兵王令飞服从组织安排,临时担负起公交停车场所及所有车辆消杀等工作,每天完成9个枢纽站点和近800辆保障车辆的两次消杀任务,一丝不苟,从未间断。同样,在援嘉医疗队伍物资搬运现场,47岁的退役老兵白建枫和队员们负责130多名医疗队员的随行生活、医疗、设备等物资搬运任务。他搬着数十斤重的纸箱、包裹,一路小跑,毫不逊色于年轻小伙。半天下来,全身湿透。曾在辽宁省武警总队盘锦支队服役的他,因一次演习腿部受伤至今留下较严重的后遗症。这次疫情志愿保障中,单位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未安排他参加一线志愿服务。他毅然加入,干起来丝毫不含糊。
服务队广大退役军人以小我之光,点亮众我之城,切实保障好区内人员通勤、转运等运输保障任务。
坚守“防”线,当好前沿阵地“守护者”
奉献与坚守同在,责任与使命同在。疫情期间,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点无疑是离危险最近的地方。在嘉定区海康威视隔离点,从指挥长到一线信息员,都能看到服务队退役军人的身影。在隔离点,9名同志闻令而动、向战而行,肩负起4万平方米、940多张床位隔离人员的服务保障工作,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主动担当。
“又一批集中隔离人员即将到达,请各组人员按预订计划,抓紧做好接车、登记准备等工作”“#号隔离房间需要配送物资,请及时送达”……这些都成了隔离点志愿者每天工作的日常。“我们负责每天各类数据报表制作采集上报工作,也包括物资清点、联络咨询等。24小时在线、使命必达是集中隔离点志愿服务人员的服务状态”退役军人仇清如是说。
在隔离点,广大退役老兵和点位“战友们”每天都将担负隔离人员体温监测、核酸检测、数据记录、垃圾清运、消毒消杀等工作,如果晚上有新收的隔离人员,那接车、人员信息登记、房间入住、物资发放、消毒消杀,一整套流程下来几乎已经天亮了。而晚上接收新隔离的人员,也是常事。“有些隔离人员刚进入隔离点时存在抵触情绪,对隔离工作不配合。但我们会耐心,反复做好思想工作。在一次次的疏导劝慰下,一些有抵触情绪的隔离人员放下了心里包袱,在隔离解除后,都会对我们说‘谢谢’、‘辛苦了’,这让大伙儿心里暖暖的,工作的动力也更足了。”大家不辞辛劳的付出总能换得每位隔离人员的理解和尊重。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嘉定交发集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集团党委和上级号召,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化身退“疫”战士,共同守护“嘉”园。我们坚信,风雨过后终将见到彩虹。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必将胜利!

